怎样判断自己得了狂犬病从这些方面入手
判断是否感染狂犬病,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:首先是暴露史,多数患者有被病犬、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史,尤其需注意野生动物或不明健康状况动物的接触史,若伤口未及时规范处理(如肥皂水冲洗、接种狂犬疫苗),风险更高。其次是潜伏期表现,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-3个月,部分可短至数天或长达数年,潜伏期无明显症状,难以察觉。前驱期症状多在发病前2-4天出现,常见低热、头痛、乏力、恶心等类似感冒表现,同时咬伤部位可能出现特异性感觉异常,如麻木、瘙痒、蚁走感,这是病毒在神经末梢复制的信号,需高度警惕。典型症状期(兴奋期)会出现恐水、怕风、咽肌痉挛等特征性表现,患者虽口渴却不敢饮水,甚至听到水声、提及饮水都可能引发严重咽喉肌肉痉挛,还可能伴有多汗、流涎、心率加快、血压升高等。若未及时干预,病情进展至麻痹期,会出现肢体瘫痪、昏迷,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。需注意:狂犬病一旦发病,病死率几乎100%,但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理(清洗伤口+接种疫苗+注射免疫球蛋白)可有效预防。若有可疑暴露史且出现上述症状,务必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