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力超群的大唐明相科学灭蝗第一人
姚崇,唐玄宗开元年间贤相,以务实果敢、治政严明著称,更因首创科学灭蝗之策,被誉为“科学灭蝗第一人”。
开元三年(715年),河南、河北等地爆发特大蝗灾,蝗虫遮天蔽日,啃食禾苗。百姓受“蝗神作祟”迷信影响不敢捕杀,灾情迅速蔓延。时任宰相的姚崇力排众议,反对“修德禳灾”的迂腐论调,奏请玄宗推行灭蝗方略。他提出“夜中设火,火边掘坑,且焚且瘗”的科学方法:组织百姓夜间燃火把诱蝗扑火,再于火边挖坑掩埋;同时制定“捕蝗多少与官爵赏罚挂钩”的制度,调动民众积极性。
面对地方官抵触(如汴州刺史倪若水拒不执行),姚崇怒斥“坐看食苗,何忍不救”,强令推行。经数月治理,数百万石蝗虫被扑灭,蝗灾终得遏制,保住数千万亩农田,为“开元盛世”奠定物质基础。姚崇以科学思维打破迷信,用系统组织化解天灾,开创中国古代大规模人工灭蝗先河,彰显大唐宰辅担当与务实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