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科普基地。
一个细思极恐的模拟实验自然选择的适者生存法则到底有多残酷
科学家曾设计过一个令人脊背发凉的自然选择模拟实验:在数字世界中投放数千个携带随机基因的虚拟生物,它们需争夺有限的「能量块」生存。实验开始后,微小的个体差异迅速撕裂命运——代谢率低的生物能多撑10秒,移动速度快的能抢先占据能量区,而这些「优势」很快通过繁殖放大:第一代中仅5%的「幸运儿」能留下后代,其余在能量耗尽后化作数据碎片。更残酷的是环境骤变:当研究者突然将能量块分布改为「两极密集、中间荒漠」,原本适应均衡分布的「中游者」瞬间灭绝,而少数因基因突变诞生的「长途跋涉者」虽占得先机,却又很快因同类过度繁殖陷入内斗——它们进化出「伪信号」能力,用虚假的能量标记引诱同类走向荒漠,自己则独享资源。最令人细思极恐的是结局:当环境稳定后,存活的种群竟集体「退化」了大脑算力,只因复杂思考会消耗更多能量,反不如「凭本能抢夺」的简单策略高效。这场实验撕开了自然选择的温情面纱:所谓「适者生存」,从来不是强者的赞歌,而是无数失败者用消亡铺就的筛选之路——在生存的铁律面前,道德、智慧甚至「进步」,都只是可被牺牲的选项。
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: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