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压突然降低怎么回事
血压突然降低在医学上称为急性低血压,指血压短期内显著下降(收缩压<90mmHg或较基础值降幅>30mmHg),常伴随头晕、乏力、眼前发黑甚至晕厥,需警惕潜在健康风险。
常见原因可分生理与病理两类。生理因素包括体位性低血压(如久坐/久卧后突然站起,老年人、孕妇更易发生)、药物影响(降压药、利尿剂、硝酸酯类药物过量)、脱水(高温出汗多、呕吐腹泻未及时补水)、饥饿或营养不良等。病理因素则需警惕严重疾病,如心血管问题(心律失常、急性心梗、心衰)、内分泌疾病(肾上腺功能减退、甲状腺功能低下)、严重感染(败血症)、过敏反应(过敏性休克)、消化道大出血或外伤失血等。
若出现轻微症状(如头晕、乏力),应立即平卧休息,避免摔倒,适当饮用淡盐水补充血容量;若怀疑药物引起,需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。但如果伴随胸痛、呼吸困难、意识模糊、皮肤湿冷、尿量减少等严重表现,可能提示休克或器官灌注不足,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尽快就医排查病因(如监测血压、心电图、血常规、电解质等),避免延误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