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科普基地。
看了才知道原来鸡眼是长这样的
很多人听过鸡眼,却未必见过它的“真面目”。其实,鸡眼是足部皮肤长期受压摩擦后形成的角质增生物,外观有明显特点,记住这些特征就能快速识别!从位置看,它常“藏”在易受压的地方:脚趾外侧、足底前中部,或脚趾间(尤其是小脚趾和第四趾之间),穿高跟鞋、窄头鞋的人群更容易在这些部位发现它。形状上,鸡眼多是圆形或椭圆形的“小疙瘩”,直径一般1-2厘米,像嵌在皮肤里的“圆锥体”——表面光滑,边界清晰,颜色比周围皮肤深,呈淡黄色或深黄色,摸起来质地坚硬,像贴了一小块“硬茧”。最关键的是,它中心有个深色的“核心”,尖端向内生长,按压或走路时会刺激真皮层神经,产生明显疼痛,这也是区分它和普通茧子的重要标志。别把鸡眼和跖疣搞混!跖疣是病毒感染,表面粗糙有小黑点(血栓点),挤压痛更明显;而鸡眼表面光滑,是物理摩擦导致,没有黑点。想预防鸡眼,关键是减少摩擦:穿宽松透气的鞋,垫软鞋垫,有拇外翻等足部畸形要及时矫正。如果已经长了鸡眼,别用剪刀或刀片自行挖除(容易感染),可温水泡脚后用浮石轻轻磨去表面角质,持续1-2周观察,若疼痛加重或不见好转,及时就医,医生会用冷冻、激光或手术等方法去除。认清鸡眼的“长相”,早发现早处理,才能避免走路“步步痛”哦!
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: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