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经有血块可能是子宫肌瘤
月经期间偶尔出现少量血块多为正常现象,但如果血块量大、频繁出现,需警惕子宫肌瘤的可能。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,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,好发于30-50岁女性。
肌瘤可能影响子宫正常收缩,或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大,使经期出血量增多、出血速度加快,血液来不及排出便凝结成块。除血块外,患者还可能出现经期延长(超过7天)、经量明显增多(如1小时需更换卫生巾)、经期腹痛、腰酸等症状。若肌瘤较大(直径超过5cm),可能压迫膀胱或直肠,引起尿频、便秘。
不过,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无明显症状,常在体检时发现。若出现上述异常,建议及时就医,通过妇科超声即可初步诊断。医生会根据肌瘤大小、位置、症状及患者年龄,制定观察、药物治疗或手术(如肌瘤剔除术)方案。
日常需注意经期保暖,避免劳累,减少生冷食物摄入,以减少血块形成诱因。定期妇科检查是早期发现肌瘤的关键,切勿因无症状而忽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