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科普基地。
Rh血型系统是什么
Rh血型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血型系统之一,1940年由Landsteiner和Wiener首次发现,因研究中使用恒河猴(Rhesus monkey)红细胞而得名。其核心特征是基于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RhD抗原:含RhD抗原者为Rh阳性,不含则为Rh阴性。在人群中,Rh阳性占绝大多数(如汉族阳性率约99.7%),Rh阴性因稀有被称为“熊猫血”。 临床意义重大:输血时,Rh阴性者需输注Rh阴性血液,若误输Rh阳性血,受血者会产生抗D抗体,再次输血可能引发严重溶血反应。更需关注母婴血型不合:Rh阴性母亲怀Rh阳性胎儿时,胎儿红细胞可能进入母体,刺激母体产生抗D抗体。该抗体可通过胎盘攻击再次妊娠的Rh阳性胎儿红细胞,导致新生儿溶血病,表现为黄疸、贫血甚至核黄疸。目前,通过对Rh阴性孕妇在首次妊娠后72小时内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,可有效预防抗体产生,降低新生儿溶血风险。Rh血型系统的发现极大提升了输血安全与产科诊疗水平。
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: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