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调病的症状及如何治疗
空调病并非医学正式术语,通常指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因温差大、空气干燥、空气不流通等引发的一系列不适症状。常见症状包括:呼吸道方面,如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咽喉干痒,易诱发过敏性鼻炎或哮喘;皮肤表现为干燥、瘙痒、脱屑,尤其老年人和干性皮肤人群明显;肌肉关节出现颈肩腰背部酸痛、僵硬,因空调冷风直吹或久坐不动导致;神经精神症状如头晕、乏力、注意力不集中、睡眠质量下降,部分人还会有胃肠道不适如腹胀、腹泻。
治疗与预防需结合生活习惯调整:首先控制空调温度在24-26℃,避免室内外温差超过7℃;每天开窗通风2-3次,每次15-30分钟,或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空气质量;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40%-60%,缓解皮肤和呼吸道干燥;定时起身活动,拉伸颈肩腰背部肌肉,避免久坐;多喝温水,补充维生素C和水分,少吃生冷食物;空调出风口避免直吹身体,夜间可定时关闭或调至睡眠模式。轻微症状通过上述调整多可缓解,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