Ⅱ型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治疗方法
Ⅱ型肾小管性酸中毒(RTA)的治疗以纠正代谢紊乱、改善近端肾小管功能为核心,需结合病因及并发症综合干预。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,如停用肾毒性药物、控制自身免疫病或遗传性疾病基础病。纠正酸中毒是关键,因近端小管重吸收HCO₃⁻障碍,需较大剂量碳酸氢钠(NaHCO₃)补充,成人每日通常需5-10mmol/kg,儿童可达10-15mmol/kg,需定期监测血pH及HCO₃⁻水平调整剂量。低钾血症常见,多因尿中HCO₃⁻丢失伴随钾排泄增加,应补充枸橼酸钾(避免氯化钾加重高氯血症)。部分患者联用噻嗪类利尿剂(如氢氯噻嗪)可减少细胞外液容量,促进近端小管对HCO₃⁻重吸收,降低补碱需求。合并低磷血症或骨病(如佝偻病、骨软化症)者,需补充磷酸盐及活性维生素D,改善钙磷代谢。日常需保证充足营养,避免代谢性酸中毒加重。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电解质、肾功能、骨密度等,长期随访调整方案,遗传性病例常需终身维持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