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年前就发明相机的人真是个天才它是如何工作的呢
200年前的19世纪初,当人们还在用画笔记录影像时,尼埃普斯、达盖尔等先驱已用智慧叩开了相机时代的大门,他们的发明堪称跨时代的天才创想。早期相机的核心原理并不复杂,却凝结着对光学与化学的精妙结合。其基础是“暗箱”——一个密闭不透光的盒子,前端装有可调节的镜头,后端则放置感光材料。当镜头对准景物,光线便通过透镜折射,在暗箱内部形成倒立的实像,这一光学现象早在古希腊就被发现,但先驱们的突破在于找到了能“留住”影像的方法。尼埃普斯最初使用沥青涂层的金属板,通过长时间曝光(数小时甚至 days)让光线硬化沥青,未硬化部分经溶剂冲洗后留下影像,这便是1826年世界首张照片《窗外景色》的诞生原理。达盖尔随后改进出“银版摄影法”:将镀银铜板用碘蒸气处理,形成感光的碘化银涂层,曝光后用汞蒸气熏显,再以食盐溶液定影,最终得到清晰锐利的正像,曝光时间缩短至几分钟,让相机具备了实用价值。这些天才的创想,不仅将“瞬间”变为永恒,更奠定了现代摄影的基石,让光影从此有了被定格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