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科普基地。
100多年前摩天轮是如何发明的带你看摩天轮的发展史和原理
1893年,美国工程师乔治·华盛顿·盖尔·费里斯为芝加哥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设计了首座摩天轮,旨在与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埃菲尔铁塔竞争。这座初代摩天轮高80米,轮径76米,装有36个木制车厢,每个可载60人,单次运行需20分钟,共载客约250万人次,成为当时的“工程奇迹”。 此后摩天轮不断演进:1900年巴黎“大摩天轮”采用钢铁结构提升安全性;1999年伦敦眼突破传统,以无轴设计、液压驱动实现360度观景,成为现代摩天轮标杆。如今,新加坡飞行者(165米)、迪拜眼(250米)等不断刷新高度,兼具观景与城市地标的功能。 其工作原理核心是中心轴支撑巨型轮盘,通过电机驱动齿轮系统带动轮缘转动。车厢悬挂于轮缘,借助重力与离心力保持平衡,部分现代摩天轮还配备独立驱动和稳定系统。缓慢的转速(通常每圈30分钟左右)让乘客能从容欣赏全景,从工业竞争象征演变为全球流行的观景设施。
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: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